加势空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开启左侧

第一百四十九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7 12: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条文主旨】
本条是关于因第三人欺诈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规定。
【条文理解】
本条是《民法总则》新增的规定,《民法典》编纂后继续保留。
一、因第三人欺诈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含义
所谓因第三人欺诈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因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而使当事人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例如,得知买受人欲购买朋友的和田玉,第三人长期经销和田玉,为促成这笔交易,尽管知道该玉实际不是和田玉,仍极力劝说买受人购买,说这块和田玉怎么好怎么好。由于朋友和买受人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这里的劝说者就是第三人,此类情形就构成本条所称的因第三人欺诈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德国民法典》第123条第2款、《瑞士债法典》第28条和第29条、《奥地利民法典》第875条对此都有规定。该规定有利于保护受欺诈方,同时,以“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作为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也有利于保护善意相对人,维护交易安全。
二、因第三人欺诈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条件
根据本条的规定,因第三人欺诈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条件如下:
1.必须是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如果是合同的当事人实施欺诈,则适用本法第148条的规范进行调整。只有当实施欺诈的人是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时,才有适用本条的可能。
2.受欺诈方因第三人实施的欺诈行为而实施了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与第三人实施的欺诈行为具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第三人实施的欺诈行为,则受欺诈方就不会实施该民事法律行为。
3.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一方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第三人实施的欺诈行为的结果。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对于合同关系中的对方而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对方当事人不知道第三人实施了欺诈。第二种情况是,对方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第三人实施了欺诈行为。对于第二种情况,实际上从结果来说与本法第148条规定一样,只是实施欺诈的不是合同的相对方,而是合同之外的第三人。从合同的相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第三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来看,允许受欺诈方撤销合同,对对方来说是其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因为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一方的意思表示完全是因为第三人欺诈的结果。对于第一种情况,由于对方当事人不知道第三人实施了,如果允许受欺诈方撤销合同,就会损害善意相对人的利益,破坏交易安全,甚至会带来道德风险,与自己责任原则也不相符,因此,本条规定,在第一种情况下,受欺诈方不享有撤销的权利。
三、因第三人欺诈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撤销权的行使方式
因第三人欺诈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撤销权的行使方式,必须采取起诉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而不能采用通知对方当事人的形式,理由详见第147条因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撤销权行使的方式部分的有关论述。
【审判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因第三人欺诈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中“第三人”的范围,德国法院曾经将这里的第三人解释为除了意思表示相对人之外的任何人。但晚近的判例和学说限制了第三人的范围,认为其是指任何可以视为处于意思表示相对人地位的人以及与意思表示相对人关系密切的人之外的人,如相对人的经纪人和中介人就不能认为是第三人。本书认为,关于因第三人欺诈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中“第三人”是指民事法律行为的当事人、代理人、法定代表人以外的任何人。如果当事人的代理人或者法定代表人实施了欺诈行为,应当构成当事人一方实施欺诈行为,而不成立第三人欺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加势空间

GMT+8, 2024-11-23 20:15 , Processed in 0.04357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